原標題:存貨減值恐“埋雷”新購品牌虧損擴大 森馬服飾前路如何?
近日,森馬服飾發布業績快報,數據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3.59億元,同比增長23.15%;凈利潤為15.46億元,同比下降8.72%。總結多處券商的分析研報來看,森馬營收的增長主要系期內收購法國高端童裝品牌Kidiliz帶來的業績并表以及原主業約10%的增長;但凈利下滑也起因于 Kidiliz品牌,系期內門店數量減少,費用居高不下,虧損" target="_blank">虧損超預期,預計虧損達3億元。
關注存貨
業績快報顯示,截止2019年底,公司新增存貨跌價準備6.48億元,同時庫存商品轉銷額6.58億元,因此,期末整體存貨跌價準備同比減少近1000萬。中泰證券的研報分析顯示,反應了2019年下半年公司主動調整配發節奏,控制批發業務成效顯著,整體存貨規模得到有效控制。
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服裝行業原本在冬末春初之時清理冬裝庫存的陣腳,且門店客流驟減、線下實體店多數按下暫停鍵,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客觀存在。
多家券商在對森馬的分析預測中提示關注存貨減值影響。
萬聯證券分析顯示,疫情催生“宅經濟”利空服裝行業,公司一季度線下收入腰斬、線上業務受損,預計2020 年全年營收預計將減少15%,滯銷的冬裝使得存貨突增,帶來存貨減值損失恐將為業績“埋雷”。另外,公司過去兩年遭高管大筆減持,也為公司未來業績增添了幾分不確定性。
對此,經濟觀察報致電森馬服飾證券部欲以上述問題進行采訪,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紡織服裝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在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表示,森馬服飾已經轉型全加盟模式,冬裝的庫存相對其他全直營的品牌公司而言,壓力不會太大,最多就是冬季賀歲品類因疫情緣故造成部分加盟商沒有提貨,但森馬服飾的電商業務完全有這個消化能力。
不過,程偉雄同時提到行業方面,“疫情導致19冬貨品、20春、20夏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庫存壓力,收購庫存皮具,隨著疫情的全球蔓延,不排除也會對20秋冬造成壓力。今年因為疫情的壓力造成全行業經營挑戰的加劇,或成為大概率的”雷“。”
關于行業內“雷”的可能性,時尚產業投資人、UTA時尚管理集團總裁楊大筠談到,“雷肯定有,這個雷已經爆炸了,只不過是破壞度有多少,破壞度又是由疫情的持續性決定的。” 楊大筠表示,冬裝產品一般營收、利潤占比都很大,疫情必然會造成冬裝大量的庫存積累。另外,大部分的服裝公司60%的產品都是線下銷售,收購庫存外貿童裝,而且利潤最好的產品很可能也來自于線下。
休閑裝承壓童裝可期
資料顯示,森馬服飾創建于2002年,旗下擁有以森馬品牌為代表的成人休閑服飾和以巴拉巴拉品牌為代表的兒童服飾兩大品牌集群。目前,在森馬官網上顯示,其旗下子品牌多達15個,涵蓋女裝、男裝和童裝,其中面向0-14歲兒童消費群體的品牌有7個。
從多家券商研報對森馬服飾業績快報的分析預估來看,森馬的休閑裝業務線下承壓,而童裝業務則表現穩健。
中泰證券分析稱,森馬童裝業務方面,全年保持約20%的較快增長,具體來看, 線上增速預計保持在30%左右,線下受益于門店擴張實現約10%的增長。休閑裝業務在終端需求偏弱的背景下,預計營收與去年同期持平。其中線下同比個位數下滑,而線上渠道預計實現同比雙位數增長。
實際上這背后也是休閑服飾增速低,而童裝市場飛速發展的行業特性。
根據萬聯證券援引相關數據粗略測算,2019年,中國休閑服裝市場規模有8000-10000億元,同比增速約為4%。
楊大筠表示,休閑裝市場實際上自2005年開始進入衰退期,這個市場在ZARA、UNIQLO、H&M等品牌的進攻下,基本進入完全的飽和。在這個過程中,童裝市場就很好,森馬在童裝終端市場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根據Euromonitor的數據,2019年中國童裝市場市占率第一的品牌是森馬旗下的巴拉巴拉,市占率達到6.9%,遠超第二名安踏童裝的1.6%。楊大筠表示,森馬通過并購和整合,現在的童裝可能已經達到100多億的銷售額,這樣的情況下,它應該是全世界最大的童裝企業。
程偉雄表示,森馬服飾的巴拉巴拉兒童系列不僅僅在主品牌的品類延伸上做到大、中、小、幼、嬰童,在檔次、定位、風格上也相繼引進不少國外童裝品牌形成了強有力的品牌矩陣,在國內兒童品牌市場遠遠領先;童裝市場相對成人裝市場來說成熟度要低些,隨著用戶迭代以及國內計生政策演變,兒童市場有了更多元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