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最大膽——代表企業:安踏
多元化謀出路
由于受到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體育品牌巨頭的沖擊,國內體育品牌今年的存貨過剩問題還在不斷發酵,不過,安踏的庫存壓力較李寧、匹克等來說相對較小。
安踏體育發布的2012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由于受到存貨過剩和市場競爭激烈的影響,上半年公司營業額39.3億元,較去年的44.5億元下滑了11.6%。另外,公司整體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2.8%降至41.8%。為此,收購庫存床上用品,安踏公司依然表示,庫存管理為公司的首要任務,主動就訂貨會的訂單預算作出指引,以減小零售渠道出現的存貨危機的風險。
而緊跟公司半年報發布的是一份2013年安踏訂單情況和單店運營情況的說明公告,安踏稱,義烏回收庫存鞋,公司2013年一季度訂貨會訂單金額按年錄得20%至30%的跌幅。而今年上半年的單店盈利能力也略有下滑。
不過,此前聲稱要控制開店速度的安踏,近日卻傳出了店面擴張的消息。據相關媒體報道,安踏首席執行官賴世賢透露,今年將在內地開店600家,使店鋪總數達5300家。與此同時,安踏方面也在謀求多元化布局,試圖擺脫當前業績下滑的困境。安踏方面日前表示,除了生產和銷售運動鞋外,也開始涉足服裝業務,令產品更多元化。
點評:今年,整個經濟形勢都不太好,這種情況下,安踏作出門店擴張的決定也屬于正常舉措,畢竟中國的二三線城市有著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安踏拓展服裝品牌,這也和國際主流的體育品牌發展思路一致,高端板塊主要采取收購國際成熟品牌的方式,本土品牌則主要針對中低端品牌,這很可能會成為安踏未來的一大重要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