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香港一直是中國內地接受潮流文化的窗口,I.T集團則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隨著香港零售業疲軟,中國內地消費者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度激增,義烏庫存鞋子回收,庫存童鞋回收,潮流生意也已經從邊緣小眾化開始走向中心,以時尚雜志起家的YOHO!在過去10年中正逐漸顯露自已的野心。
4月29日,YOHO!在南京總部舉辦了“YO!100自有一套”春夏潮流趨勢發布展。該項目每年兩季,由潮流編輯、有貨買手、設計師以及品牌主理人等聯乘策劃,每年根據秀場、品牌訂貨會和電商消費數據等,推出春夏和秋冬潮流趨勢等消費參考。
與其它潮流媒體單純地發布趨勢報告不同,YOHO!此次采取展覽的方式,邀請了余文樂、郭俊辰、彭昱暢、周雨彤以及主理人擔當YO!100項目的模特拍攝,為消費者展示5種風格中的100套日常造型,讓新一季產品、銷售端、全球四大時裝周和消費趨勢等大數據更直觀生動地呈現。
最令業界關注的是,創始人兼CEO梁超在展覽上正式向大眾介紹已試運行近4個月的線下實體新零售門店YOHO!STORE。
據資料顯示,位于南京的YOHO!STORE由日本知名設計師片山正通操刀設計,占地面積5000多平米。呈現模式參考了美國的UrbanOutfitters,并在其基礎上進行了綜合升級,配備了智能試衣鏡、RFID互動選衣屏等設備。除賣貨外,該店新零售體驗還包含咖啡、畫廊以及即將推出的潮流造型等生活服務。
據悉,YOHO!零售業務有專門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技術部門,線下店所用的智能設備均是自行開發。通過會員、庫存、價格、銷售、結算以及售后服務的“六個統一”,YOHO!STORE用技術賦能,為消費者提供不斷升級的零售、服務體驗,真正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
YOHO!未來的開店擴張兇猛。
梁超對記者表示,目標是3年內在國內所有一二級城市都開設一間至少5000平米的巨型店鋪。至此,YOHO!早已不再是最初成立時的一家潮流雜志那么簡單,而是旗下擁有三大不同板塊業務的綜合性潮流集團,也意味著YOHO!要開始入侵I.T的潮流零售市場。
站在潮流生意爆發的風口
作為中國乃至全球極具影響力的潮流文化傳播的倡導者,誕生于2005年的YOHO!雖非零售起家,卻在13年間成功打造出了涵蓋媒體、線上線下零售、活動,以及延展出的品牌孵化所形成的獨特中國潮流文化帝國。
目前,YOHO!公司旗下的媒體業務分別為《YOHO!潮流志》、《YOHO!GIRL》、YOHO!NOWAPP以及新推出的潮童雜志《YO!LITTLE》,零售業務則分為YOHO!BUY有貨和南京線下店YOHO!STOR,同時還經營著由YOHOOD、YOHOPE和潮流生活方式appmars組成的活動板塊。
有業界人士認為,像YOHO!這樣獨特的商業模式在中國得以生存的背后離不開潮流品牌的崛起。
盡管目前業界對潮流品牌并沒有嚴格的定義,只是一個相對概念,但與大眾品牌相比,極具個性和態度的潮流品牌更加符合當下年輕消費者對獨特性的表達訴求。
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現在早已不再是必須通過潮流雜志獲取二手潮流資訊的時代,如今的中國年輕消費者不僅能夠與歐美潮流文化同步,以95后為主的潮流人群正在改變人們的認識,他們擁有了話語權和購買潮流商品的經濟實力,潮流生意正迎來消費者成熟的時機。
2005年,80后梁超帶著沒有任何雜志經驗的10人團隊完成了《YOHO!潮流志》的創刊。12年后,他打造的潮流帝國已具有相當規模
得益于此,根據多方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潮牌服飾市場規模600億美金,但2017年已達2000多億美金,逐年保持高兩位數增長趨勢,可以肯定的是,潮牌的背后,是下一個萬億級市場。
據數據,YOHO!去年銷售額較2016年猛漲50%至30億元,其中有95%的收入來自電商業務“Yoho!Buy有貨”有貨網,另外5%的收入則來自公司的媒體業務。
據梁超介紹,有貨網在售的潮流品牌共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類是國際上的主流潮牌,例如日本的UNDERCOVER、美國的Stussy等,這類品牌極具個性,從不輕易開店或入駐第三方電商平臺;
第二類是商業品牌,義烏回收庫存鞋,主要為大眾消費者在普通商場就能接觸到的商業品牌,例如VANS和CONVERSE等,這些品牌在有貨網上銷售的產品線會與天貓等普通電商渠道會做不同的區隔;
第三類是國內原創品牌,也是有貨網最主要的品牌構成之一,占比達50%。
梁超強告訴時尚頭條網,雖然中國潮流文化近幾年才開始起步,但從全球市場來看,國內本土潮牌在當地市場上均占有一個絕對的市場份額,因為這個跟當地的潮流文化和產品定位有很大的關系。
實際上,從YOHO!的業務組成來看,國內潮流品牌占據有貨網大半江山并非無跡可尋。
2012年,梁超為讓更多年輕人認識YOHO!這個潮流媒體品牌,同時為有貨網導流,便創立了YOHOOD嘉年華活動。同樣從零開始的梁超深諳創業的艱難,而在YOHOOD和“YOHOPE孵化計劃”等項目的支持下,國內設計師在專注于創意的同時,也能夠獲得經營管理方面的指導。
數據顯示,2016年的嘉年華活動吸引了近8萬人次入場參觀,該數字每年只增不減。如今的YOHOOD究竟是什么,已經很難一言蔽之。但可以確定的是,它已經成為中國潮流購物的風向標。有業內人士甚至指出,YOHOOD對亞洲潮流圈的影響,就像四大時裝周之于時尚圈。
YOHO!的存在也無意中推動了國內潮流生意加速增長。
據天風海外4000多份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國內年輕消費者的個性化意識也在逐步提升,三四線城市居民消費能力和理念逐漸向一二線城市居民靠攏。消費者的心理正在從基礎消費向價值消費、個性消費轉型升級,過去一年購買設計師品牌服裝的消費金額1000元以上的占比達55%。
在一二線城市消費者購置服裝偏愛的品牌種類中,潮流品牌的占比達21%,已超過奢侈品牌的12%僅次于快時尚,而三四線城市居民中,偏愛潮流品牌的消費者也高達20%。
另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發布的報告顯示,隨著消費不斷升級,90后00后消費者對國際品牌的興趣逐漸降低,正將注意力轉向國貨。
報告還指出,年輕一代對標準化產品正在失去興趣,看起來與眾不同變得比看起來很貴更重要,歸根結底是因為年輕消費者的價值觀發生了劇變,“酷”這一象征符號在年輕人中的地位被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位,渴望接觸新信息的年輕一代更享受探索小眾品牌的過程。
如此看來,旗下潮流品牌已超過1400個的YOHO!在中國市場將擁有很大市場潛力。
潮流帝國是如何煉成的?
由于起源于潮流媒體的特殊屬性,YOHO!自創立以來就與傳統媒體和零售業走的路線完全迥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