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fashionunited報道,近日,丹麥一個名為Operation X的電視節目指控H&M每年焚燒12公噸未出售衣物,且自2012年至今已累計銷毀60公噸。該節目跟蹤調查了H&M今年6月的尾貨去向,記者表示,親眼看到這些衣物被運入丹麥一家名為KARA/NOVEREN的廢物處理公司。
據節目調查,約3萬件還掛著標簽的全新兒童牛仔褲和女褲被處理。丹麥科靈設計學院的教授Else Skjold對此發表了意見,認為H&M這樣做是由于生產過剩。
這一指控把一直以“環境可持續”為發展核心的H&M推上了風口浪尖。然而H&M對調查情況予以否認。“節目中看到的所銷毀衣物都是停止生產的產品,”H&M發言人在接受fashionunited采訪時說道,“它們都是發霉或不符合安全質量標準的一批訂單。”
回想平日里H&M的環保行為,雖身為“污染力”強勁的快時尚品牌,但H&M一直有舊衣回收的項目,且在設計中也提高了有機棉和環保材料的使用比率。還曾表示過將在2020年前把所有衣物都換成環境友好、可循環利用的材料。
“材料可循環是我們的核心策略,H&M一直確保盡可能多地使用環保材料,”發言人說道,“焚燒其實是我們最不愿使用的銷毀手段,除非衣物發霉或含有不好的化學物質。”
H&M的舊衣回收箱。
然而事情并未到此結束,Operation X并不認可H&M的回應,收購庫存床上用品,并堅持聲稱被銷毀衣物是有用的、全新的。為了證明調查的可信度,該節目甚至還將被燒毀衣物同一批的兩條褲子,和H&M店鋪中正在售賣的同款褲子送去實驗室檢驗。結果顯示,4條褲子并不像H&M解釋的那樣含有害化學物質,也沒有霉菌出現。后來,H&M自己也做了實驗,并將不同結果公布于網上。這一風波看似到此結束,但據Glossy24日報道,上周H&M承認了定期燒毀衣物的行為,算是解開了一個謎團。
與H&M不同,Forever 21基本沒有被披露過在環保和可持續方面犯錯誤。這主要是因為Forever 21的庫存一直是個謎,由于很少公開信息,該品牌的庫存分配方法一直不為大眾所知。不過,Forever 21也面臨著焚燒尾貨的質疑。
快時尚處理尾貨的方式無外乎就是轉售和捐贈,其他下下策的方法如剪毀、焚燒和填埋等都對環境有巨大的傷害。而這之中,破壞力最強的便是焚燒。焚燒時從染料和其他材質中產生的大量有毒氣體將直接污染大氣層。除了生產者,消費者被快時尚所培養的快消費習慣也成了問題。據美國環境保護局調查顯示,人們的舊衣服中約有84%會被直接扔掉,而非捐贈。美國每年平均要處理1400萬噸舊衣服,平均每人72斤。
在如此大量的舊衣物面前,也許再多的捐贈機構也無法全部接受。造成這樣的尷尬局面歸咎于快時尚的兩大特性。除了極快的上新速率遺留下來的“過時”庫存,還有抄襲大牌的原因。
快時尚常常挪用大牌設計已是眾人皆知的事情,奢侈品牌也并非不想反擊和維權,可打官司是件昂貴且耗時的事情,快時尚便鉆了這個時間落差的空子,在被起訴之前便銷毀衣物。例如TOPSHOP在2007年,因為銷毀慢了一些便被Chloé成功告上法庭。
為了使環保天秤趨于平衡,一些快時尚品牌選擇和H&M一樣在環保方面有所行動。例如Zara曾設計的Join Life系列,以使用可持續材料為主。至于收效如何,Zara并未過多透露。
Zara的環保系列Join Life。
其實,庫存五金用品收購,人們一直對快時尚品牌的環保行為持保留態度。因為消費者對衣物的喜新厭舊速度還趕不上快時尚品牌上新的速度,每批生產的衣物便常有賣剩的情況出現。一邊大力推行環保和回收,另一邊又不斷生產大量衣物,快時尚對于保護環境的態度究竟倒向哪邊還要打上一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