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字長文,帶你看懂社區團購(上)
凱少Kevin
2021-03-21
3 評述 9507 賞識 43 保藏 34 分鐘
開釋雙眼,帶上耳機,聽聽看~!
00:00
00:00
編輯導讀:社區團購作為疫情后成長迅猛的賽道,吸引了包羅互聯網巨頭在內的浩瀚成本的參加。在這場競爭空前劇烈的賽道上,誰能笑到最后呢?本文作者環繞“社區團購”睜開五個方面的說明,與你分享。
跟著客歲新冠疫情的一連,社區團購溘然爆火,釀成了一個各大互聯網巨頭都在爭奪的賽道,被以為是互聯網最后一個風口。
不完全統計,參加了這個沙場的互聯網巨頭有,美團的美團優選,拼多多的多多買菜,滴滴的橙心優選,阿里的十薈團(收購),以及機關中的盒馬和菜鳥,騰訊和京東投資了的昌盛優選。
可以看到,差不多整個互聯網前10的公司中,除了字節和百度今朝沒有聲音外,其他都插手了這場戰役。
這次的社區團購大戰,也許是中國互聯網有史以來,參加度最高,包圍面最大,最終也大噶鯡慘烈的一場大戰。
我不猜測功效,也不體諒勝敗,我只但愿能近間隔的調查這場大戰,并能分享我而今的思索和感悟。
我們開始。
一、生鮮是不是互聯網最后一個風口?社區團購今朝首要齊集在生鮮品類,那么生鮮是不是一個好的賽道,這是第一個要切磋的題目。
1. 總體市場局限大起首看生鮮市場的局限。按照「2020中國生鮮行業陳訴」表現,2019年生鮮農產物的產量在12億噸,產值約7萬億(低級農產物),加上生鮮加工、倉儲和暢通,整個市場的買賣營業額高出20萬億。
市場買賣營業局限來看,艾媒咨詢數據表現,2019年中國生鮮市場買賣營業局限約2.04萬億元。
在統計數據之外,我們可以主觀感覺下,平常購置的蔬菜、生果在我們總斲喪中的占比。思量到我國一向沒有發布恩格爾系數,不外或許的預計是在30%-35%之間,再除去其他食物和出去用飯的環境,生鮮預計在總斲喪支出中占比約20%。
而據統計局發布的數據,18年中國人均斲喪支出近2萬元,按20%算即人均在生鮮品類上的耗費在4千閣下,再加上14億人的根基盤,這個數字異常之可怕。
其次我們再看看生鮮市場的線上化率,由于假如線上化率很高,那么這個賽道對付互聯網來說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好比打扮、3C,固然市場局限不小,但被淘寶和京東恒久獨霸和培養,其他選手很難有切入的機遇。
線上化率越低,意味著這個市場的機遇越大。
照舊來看咨詢公司的調研陳訴,同樣按照艾瑞咨詢的數據表現,2019年生鮮電商行業買賣營業額為1620億元,線上化率為7.9%。
作為比擬,我國的斲喪電子的線上化率為43%,打扮鞋帽的線上化率是32%。
同樣,從我們自身的主觀感覺來看,我們買手機、買電腦,根基已經不去線下店了,都是網上購置,而買衣服除了平常逛街無意線下買之外,大部門也是在線上電商購置。可是蔬菜生果,也許如故會去四面的超市,菜場或周圍的生果店購置。
這么看來,生鮮簡直是一個好的賽道。
整體來看,我們把用戶的斲喪首要分為衣食住行這4個方面。
衣:泛指種種零售品類,已經被阿里、京東、拼多多根基朋分干凈,電商滲出率已經很高了。
食:泛指當地糊口品類,個中以餐飲為主的大部門品類已經被美團占有,但能和餐飲八兩半斤的生鮮簡直是今朝還未被線上化的部門。
住:分買房和租房,可是這兩塊都沒有一個很好的線上化辦理方案,固然鏈家和貝殼在做這部門的實行,可是線上化水平還較量低。
行:打車需求已經被滴滴滿意的差不多了,可是買車如故是一個很是線下的進程。固然車是標品,理應可以線上化,但今朝車廠和4S店構成的聯盟很難被沖破。
好動靜是以特斯拉為首的造車新權勢,在技能創新的同時,隨手也推進了販賣渠道的改良,根基都是在奉行直銷模式。
顛末以上的說明發明,生鮮賽道固然不是互聯網最后的賽道,可是也是僅有的幾個超極賽道之一。
現實上,巨頭們盯上了這個賽道,尚有一些其他緣故起因。
3. 也許比餐飲更高頻當地糊口滿意的是外賣和出門用飯的場景,一樣平常稱之為抵家和到店。我沒有找到在社會上辦理用飯的場景中,外賣、到店和本身做飯的比例是幾多,可是從我的履歷和直觀感覺來說,在家用飯的次數會更多一些。
也許有些人會認為外賣和到店用飯的場景較量多,也許是把本身和周圍的人帶入了場景。
從年數上說,退休后和還未上大學的門生,假如不是公用食堂,大部門環境應該都是在家用飯。這就包圍了0-18 和 60+以上的兩部門人群,憑證年數段和生齒布局看,或許占比三分之一。
尚有許多成婚人群以及和怙恃同住的環境,出格是在低線都市。以是守舊預計,在家用飯的環境妥妥的高出三分之二。
這也就意味著,在大部門的家庭中,可以一周不點外賣,可以一周不到店用飯,但必然必要買菜。
這是一個比餐飲更高頻的場景,而全部互聯網公司都知道高頻意味著什么。
曾經有個很著名的概念和計策是“高頻帶低頻”,在美團上浮現的極盡描述。美團從團購發跡,后期歸并點評后,以餐飲這種高頻場景為切入點,逐步發動酒旅、影戲、婚慶、糊口處事、醫美等其他場景,許多都已經成為了低頻賽道的頭部玩家,并且跟著時刻的推移,這種上風會越來越大。
好比OTA市場的老大攜程,從創立開始的前20年時刻,旅館的間夜數應該都是行業第一,可是在2018年,被美團逾越,而此時離美團酒旅奇跡部的創立還不到5年時刻。
因今生鮮作為也許的高頻營業,對現有的餐飲就是降維沖擊,這也是各大平臺一哄而上的緣故起因之一。假如錯過這次機遇,那么不單是將碩大的市場拱手送人,更是在對方成長壯大之后,也許對自身的焦點營業發生威脅。
4. 用戶更下沉著實我本不喜瘓沉用戶這個詞,聽起來就低人一等的感受,不外為了各人都懂,照舊行使了這個名詞。
從美團的王興提出“互聯網下半場”以來,大部門的互聯網平臺都在搶掠存量用戶的時刻,由于移動互聯網已經沒有幾多新增流量了。可是拼多多讓他們發明,原本尚有這么多他們之前不曾發明的用戶。
可是現實上,想抓住這部門用戶著實并不簡樸,他們和一二線的用戶認知和需求并不溝通,我們必要從基礎上找到滿意他們需求的場景和處事。好比拼多多的砍價,趣頭條的閱讀得金幣,快手的老鐵666。
而生鮮也許恰恰是一個下沉的場景。
前面已經輕微提到過,在低線都市,在家做飯的場景比一二線都市更廣泛,頻次更高。而假如滲出到了這些用戶,那么將是對自身用戶布局的極大增補。
好比美團,他的用戶根基齊集在三四線以上,假如能拓展到縣級市及城鄉團結部,那么他的用戶局限也許是一個翻倍的增添,訂單量乃至是量級的變革。
二、互聯網對生鮮行業的模式試探既然生鮮賽道這么有遠景,嗅覺迅速的互聯網必定不會放過這片規模,因此也一向沒有停下對生鮮的模式試探。
1. 傳統生鮮電商模式最開始的模式是將生鮮中不易破壞,可以恒久生涯的類目拿出來,當平凡零售商品來售賣,如蘋果,桔子、牛奶等。其后跟著冷鏈配送的成長,逐漸擴展到凍肉等可以冷凍生涯的類目。
這種拿生鮮當平凡零售商品的范例,我把他叫做傳統生鮮電商。這種模式中并沒有將生鮮和平凡零售區別開來,而是險些完全同等。
這種模式的典范代表有京東生鮮、原來糊口、喵鮮生等。
不知道各人照舊否記得,在外賣大戰的時辰,也有同時舉辦的另一場大戰——生果大戰。
這個時辰的生鮮是套用外賣一樣的模式,即將線下的生果店BD到平臺,用相同外賣的方法,通過騎手送到用戶手中。
和外賣差異,這種平臺模式在生鮮行業并沒有激起多大的浪花,根基是幾個外賣巨頭隨手把生鮮做了。
這個模式的典范代表有美團、餓了么、京東抵家等
倉店一體模式創建于阿里巴巴的盒馬鮮生,起首他是一個店,可以包袱用戶到店購置生鮮的需求。同時這個店也包袱了倉儲的手段,用戶可以通過線上下單,半小時配送抵家的處事。
提及來簡樸,可是現實做起來照舊較量難的,虧得盒馬給我們做了個樣板。
對付實體店來說,盒馬必要支持尺度的實體店運營,具備完全的實體門店販賣成果,貨架和庫存打點必要按照線下用戶的需求來變革。
同時為了滿意線上場景,門店還必要支持尺度的倉儲功課流程,也必要支持倉儲式的貨架和庫存打點。線上線下還共享統一個庫存,商品的貨位和庫存,必要及時回傳調治。
即在統一個店,同樣一群人,既要支持實體門店販賣成果,又要支持倉儲功課流程,一個門店,一套班子,做到兩個門店,兩個團隊的人效和坪效。
這個模式的典范代表就是盒馬了,尚有相同的超等物種等。
4. 自營前置倉模式在平臺模式的成長中,逐步演化出了自營模式,即提供貨源的并不是線下的大巨微小的生果和蔬菜店,而是本身采購的。
挑釁在于,在包圍面較廣的環境下,必要30-60分鐘內將商品送到用戶的手中。
純真靠平凡的大倉配送,難以包圍遼闊的受眾用戶,且大倉模式不太得當瑣屑訂單的配送。
于是就有了前置倉。
前置倉即小型配送站,一樣平常設立在離用戶1-1.5公里的處所,承接大倉過來的短期商品倉儲,并在用戶下單后包袱配送處事,快速送達用戶。
以是假如你把穩調查,也許就在你家小區不遠的處所就有叮咚或逐日優鮮的前置倉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