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對許多投資者來說,恐怕要長舒一口氣,天終于晴了。
今天美元指數(shù)掉頭,大跌超過1%,美元掉頭,各種資產活了。
我關注的服裝板塊,今天也是漲得喜笑顏開,安踏作為國內體育龍頭,大漲14%,牛逼到簡直沒有朋友,李寧漲了3.77%。
我覺得,今天的這種漲幅,主要是連日暴風雨后的情緒反彈,服裝板塊今年面臨的挑戰(zhàn)還剛剛開始,疫情導致的商場流動的下降,奧運會的可能取消,這都會是今年的風險點。
當然,沒有風險,沒有機會,如果一切都是美好,也不會有如此的價格給大家了。
不過,風險中尋機會,我還是更愿意選那些護城河深深的,已經(jīng)在幾輪周期里證明過自己的企業(yè)。
在服裝板塊里,我最喜歡體育板塊,時尚板塊是個太難以捉摸的市場,消費者對個性的追求天然阻礙這個行業(yè)走向集中,但體育板塊就不同了,全球體育服飾公司,幾乎用手指頭可以數(shù)清。而在這些能數(shù)清的里面,我最喜歡耐克,今天就來談一談這家公司,它已經(jīng)跌了30%了,好公司被剁30%,即使不買,也應該積極關注一下。
1
過往歷史
耐克,1967年成立于美國俄勒岡州,是世界上最大的運動鞋服品牌商,主營業(yè)務包括設計、開發(fā)和銷售運動鞋服、配件裝備等產品。所有產品的生產都外包給第三方,而且?guī)缀跞啃S都位于美國以外。
在20世紀70年代,正是美國反越戰(zhàn)時期,借著長跑風潮,耐克獲得飛速成長,并于1979年上市。
采納鮑爾曼教練發(fā)明的華夫餅鞋底、航天工程師FrankRudy的氣墊鞋概念,標志著它從模仿產品走向科技研發(fā)。結合了科技+產品,再加上富有感染力的廣告,耐克迅速占領市場,進入黃金十年。營收從1987財年的8.8億美元上升到1997財年的92億美元,收入翻了十倍。
20世紀末,耐克和代工廠裕元集團(0551.HK)形成上下游聯(lián)盟,ZoomAir、shox氣柱等新發(fā)明也接連誕生。
之后,通過并購,把匡威、Starter等一眾企業(yè)收入囊中,品牌矩陣得到完善,收入再翻了一番,2008財年186億美元。
提及耐克的發(fā)展歷程,少不了要說阿迪達斯。
90年代-21世紀初的十年,阿迪達斯一直處于被動追趕的狀態(tài)。被路易達孚收購、管理重振、亞洲代工、IPO上市等措施后,才形成遜于耐克的“兩強”格局。
這兩家公司都是西方實體經(jīng)濟中,能在金融危機后,實現(xiàn)大比例增長的產業(yè)代表。2018財年,耐克營收364億美元,1981-2018年復合增速12.6%。阿迪達斯,2017財年營收212億歐元,1997-2017年復合增速10%。
在70年代以后,其實還誕生了很多在當時風靡一時的品牌,比如銳步、安德瑪、匡威、新百倫。而且在二戰(zhàn)后,美國一大批高級時裝公司出現(xiàn)、日本設計師崛起,彪馬、亞瑟士就誕生在那個時期。但它們在后來的發(fā)展中并沒有表現(xiàn)出十分強悍的一面。
回顧當代體育產品發(fā)展史,曾發(fā)生過“第三名”現(xiàn)象,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后到2016年的安德瑪,持續(xù)的時間還沒有十年。很重要的原因是科技。
耐克、阿迪達斯每10年就更新一代重大科技投入,隨著時代進步,這個時間間隔被縮短。而其他企業(yè)可能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修修補補。早在20世紀80年代,耐克已經(jīng)建立了生物力學研發(fā)實驗室,領先人體工程學方面的研究。
早期對科技研發(fā)的重視,是耐克能夠長期屹立久安的根本。曾經(jīng),它憑借AIR系列打敗銳步,成為行業(yè)龍頭。
2
耐克的優(yōu)勢
全球運動服飾市場整體呈現(xiàn)“雙超多強”的態(tài)勢:耐克+阿迪達斯占了全球約19%的市場份額,而其他公司錯位發(fā)展,收購庫存內衣褲,也占有一定市場地位。
近年來,市場份額不斷向龍頭集中。2008年,運動鞋服前五大公司CR5占48%的市場份額,十年后,CR5上升到61%,增長了13PCTs。耐克憑借長期沉淀下來的品牌力、渠道、技術等壁壘,龍頭優(yōu)勢會更加凸顯。
其次,對品牌商來說,優(yōu)秀的營銷能力必不可少。疫情之下,NBA停擺,歐洲杯、美洲杯也被延期到2021年,東京奧運會也可能被延期。大家都擔心起運動服飾品牌會受到的負面影響。
回顧歷史,耐克很早就深諳“埋伏營銷”策略。
2012年倫敦奧運會,全球經(jīng)濟被“歐債危機”所籠罩。耐克沒有花重金去和阿迪達斯爭奪奧運會贊助商,而是走了非尋常路。
在電視廣告中,安排運動員在全世界各地叫做“倫敦”的地方進行比賽(南非的東倫敦、牙買加的小倫敦、美國俄亥俄州的倫敦、一家名為倫敦的健身館)。這一系列廣告在開幕式期間進行電視播放。
后來,據(jù)國外一項網(wǎng)絡調查顯示,被訪的1034名美國消費者中,有37%認為耐克是2012年奧運會贊助商,而僅有24%的消費者知道真正的贊助商Adidas。
渠道方面,主品牌的銷售渠道分成經(jīng)銷商銷售、直營、全球品牌分部,其中主要是經(jīng)銷商銷售、直營。
從近5年的經(jīng)銷商銷售和直營情況看,雖然仍以經(jīng)銷商銷售為主,但直營占比不斷提高。2018財年直營收入104億美元,占比從2013年20.3%提高到2017年的30.2%。
直營增長的原因主要是耐克近幾年來電商銷售的增長。這一業(yè)務占直營渠道的比例由2013年15%,約占總營收比重3%,提高到2017年的27%,占總營收8%。
與此同時,耐克也抓緊渠道下沉,侵蝕了國產品牌部分市場份額。營銷和渠道優(yōu)勢,能夠幫助它更快的降低庫存壓力,更早恢復正常運營。
疫情時期,大家的消費習慣逐漸轉移到線上,誰能更好的利用流量,銷售潛力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