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來自廣州服裝工廠的幾通求助電話讓快手電商商家呂品坐不住了。
“很多工廠的春裝庫存壓力很大,年后他們要準備夏裝,但資金周轉困難,所以就找到我們幫忙直播帶貨。他們原想先把樣品寄過來,我們考慮了一下決定直接開車過去。”
呂品與妻子曾在臨沂從事實體服裝生意十幾年,和很多南方工廠都有長期合作。近幾年他轉型快手電商,經營的賬號“貝姐教穿搭”已積累超過200萬的粉絲,平均一場直播的交易額可以達到一百多萬。
面對工廠的帶貨需求,呂品決定帶領直播核心團隊驅車前往廣州,先對接有需求的工廠,后續將安排發貨組與當地物流公司協調發貨,而客服組則留在臨沂遠程支持售后工作。
在疫情影響下,帶貨主播成為工廠商家可以抓住的去庫存“救星”。
同樣收到工廠求助的還有徐州電商商家王敏,她在快手運營“花番蝶夢女裝工廠”賬號已有三四年的時間,積累了近280萬的粉絲。春節后的第一場直播,她就幫助環球鞋業的工廠銷售了一萬多雙鞋子。
“這家品牌廠商在全國有6000多家連鎖店,光徐州當地就有200多家連鎖店,實體店無法營業,只能找帶貨主播。從2月14號開始我們隔一天播一次,總共播了三場,每場三四個小時,三場直播帶貨的銷售額達到200多萬。”
01
難以消化的庫存壓力
囤著春款,不敢動夏款,成為很多服裝工廠面臨的尷尬處境。
作為國內的服裝主產區,廣州當地匯集了大量上下游的服裝加工企業,按照往年慣例,年前工廠就已備好大量春款服裝現貨,等待發往全國各地。然而受疫情影響,不少源頭工廠面臨難以消化的庫存壓力。
“我們年前準備了40多萬件貨,價值有兩三千萬,本來打算在春節期間賣出去,但是疫情來了,我們的批發檔口和實體店都不能開門。”廣州恩熙兒服裝總經理吳杰文告訴億邦動力。“全國的服裝70%-80%來源于廣州,現在廣州的幾個市場全部都封了,每個市場里面有成千上萬個批發商,如果一家備幾十萬的貨,總量就很大了。”
據了解,雖然最近廣州服裝批發市場十三行已經開市,但是分銷商不能前來選貨,分布在全國各地的二級批發市場、實體門店也沒有完全回復營業,整個線下市場的生意實際上仍不見起色。
呂品告訴億邦動力,哪怕是服裝行業的佼佼者,最近也有些垂頭喪氣。
“最近和幾個服裝老板聊天,很多都抱怨說不想干了,目前的狀況給他們造成很大的困擾,尤其是押上了上千萬的資金投入。”
雖然廣州很多檔口倉庫已經開倉,快遞可以發出去,但是中間的物流運輸環節無法保證,這也是呂品最初選擇南下廣州對接工廠直播帶貨的原因。
“如果我們的人不去,這批貨就要等我們賣出去之后,工廠再把這批貨發過來,中間的物流環節少則三五天,多則十天八天,很多粉絲下單之后就想盡快收到貨,這樣拖延下去,退款率也會大大增加。”他說。
到達廣州后,呂品帶領團隊和有需求的工廠對接了選品、定價等問題,之后找到直播場地,把各個工廠的貨品集中在一起直播。“我們來的時候就已經向廣州發了14萬個快遞袋,目前集中在一個場地直播后,直接前往他們的工廠庫房進行打單發貨。”
由于人手有限,呂品還在當地找來臨時工幫忙打包發貨,但即使這樣,每人每天也只能休息五六個小時就要起來工作。不過讓他們感到欣慰的是,第一天直播帶貨就幫恩熙兒服裝成交了200多萬元,消化了4萬條的牛仔褲庫存。此后幾場直播中,平均每天也有150多萬的交易額。
“看到這個帶貨量,這些工廠老板還是非常驚訝的。這幾場直播雖然總共才賣了幾萬件衣服,不過相比檔口生意已經算很好了,此前檔口批發生意好的時候,一天最多才賣出一萬多件。他們以后也打算尋找更多合作主播,帶動庫存的出貨量。”
呂品告訴億邦動力,通過這次合作后,很多工廠也在琢磨發展線上直播業務。“比如說,他們每年生意正常運轉的話,都會有大批量的庫存,這個時候就可以開通一個快手賬號,把一些尾貨、斷碼貨放在上面銷售,也可以減輕庫存壓力;包括他們合作的很多線下服裝連鎖超市,每個門店也開始開通直播帶貨業務。”
原本呂品和團隊打算在廣州待一個星期,但是看到當地工廠對直播帶貨的需求后,他們臨時決定在當地租了一個3000平的場地,后續將成立運營中心,專門輔助那些想轉型直播帶貨的傳統廠商開展線上業務。
02
猶豫不決的線上轉型
對于環球鞋業總經理姜夏雨來說,這次疫情突襲讓他度過了一個坐立不安的春節。
“我們年前備了近6000萬元的貨,準備春節期間在全國銷售,結果疫情把計劃打亂了。過春節那幾天也沒吃好睡好,那么大的資金在倉庫壓著,我擔心再過兩個月天氣一熱就該賣涼鞋了,到時候這些春款鞋就要放到明年,現在的6000萬得縮水到3000萬,還不定能賣出去。”
據了解,環球鞋業目前的倉庫現貨就有120萬雙鞋子,還有浙江廠家備好待發的大貨,整盤貨價值6000多萬,面臨較大的庫存壓力。在此境況下,姜夏雨想到了徐州當地的帶貨主播王敏。
“之前我們只是負責給這些帶貨主播發貨,他們找過來需要什么款式,我們就直接發貨過去,以前他們找我們合作,我們沒有特別重視,現在我才發現這個直播帶貨是真的厲害。”姜夏雨說。
作為行業的零售老兵,姜夏雨曾在傳統電商平臺投放大量資金做運營,總體而言,他還是覺得實體店運營最保險。不過,和帶貨主播的幾場合作也動搖了他此前的想法:“如果我能有七個這樣的主播,每天出一個主播帶貨,那實體店的生意也可以放棄了。”
對于實體品牌廠家來說,轉型線上還要顧忌線下連鎖店的態度。“之前廠長還對品牌轉型線上有些顧慮,擔心品牌在快手直播間賣得價格低,實體連鎖店會不同意。”王敏告訴億邦動力,在前兩場直播中,工廠老板還不想曝光品牌,但看到直播帶貨的成效后,第三場直播就沒有這些顧忌了。
“因為徐州200多家實體店一天的銷量也沒有主播三個小時賣得多,1萬多雙也就是4-5個小時清空,這相當于一個實體店將近一個月的銷量了。”
03
下定決心的工廠直播
在疫情的催化下,工廠對于直播帶貨有了新認知,他們不僅要做帶貨主播的供貨商,還要親自搭建直播間試水直播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