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做服裝定制的擬上市企業,為什么要給自己改名叫“酷特智能”?
原來,除了做服裝定制,酷特智能還基于自己的主營業務,為其他企業做管理咨詢。
業績增長停滯、預期業績將出現下滑,三分之二門店關閉、整體運營效率下滑,酷特智能想成為“服裝定制第一股”,還是相當具有挑戰性。
減員降薪保業績?
5月24日,青島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酷特智能”)披露IPO招股書,擬登錄創業板募資4.18億元,主要用于新建工廠、倉庫、大數據及研發中心。
酷特智能原名青島凱妙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服裝定制,主要市場為中國和北美。
公司的服裝定制業務主要分為三個板塊,ODM貼牌加工、個性化定制、職業裝。公司個性化定制業務包括酷特云藍Cotte Yolan、紅領RED COLLAR和瑞璞R.PRINCE3個品牌,職業裝品牌為紅領。
除此之外,公司還“基于大規模定制生產的豐富經驗,向其他企業輸出工廠升級整體解決方案”,開辟咨詢業務。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公司從“凱妙服飾”改名為“酷特智能”。
2016年-2018年,酷特智能營業收入分別為4.20億元、5.84億元、5.9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280.35萬元、6286.59萬元、6273.02萬元。
2018年,收購外貿庫存秋冬裝,公司業績增長陷入停滯,凈利率甚至出現下滑。
而且,斑馬消費發現,如果不是因為員工成本大降,2018年酷特智能的業績可能會遭遇大幅下滑。
2016年-2018年,公司員工離職率分別為17.55%、23.86%、31.19%,2018年離職率大幅增長主要是因為生產人員和銷售人員離職率變高。
2016年底、2017年底、2018年底,公司的員工總數分別為2838人、3060人、2586人。
公司在招股書中解釋離職率不斷走高的原因時稱:2018年下半年,隨著公司大客戶訂單流失,相應生產人員的績效工資減少,導致離職率進一步提高。
2018年,公司生產人員的平均工資下降了4.73%,導致全體員工的平均工資下降了1.71%。
也就是說,如果不是因為減員降薪,公司2018年的業績可能會遭遇大幅下滑。
更要命的是,大客戶訂單流失的“窟窿”補上了沒有,公司的業績會繼續下滑嗎?
大規模關閉線下門店
1995年,現酷特智能實際控制人之一的張代理,于青島創立了“紅領”品牌,開始從事服裝成衣的生產與銷售。
此后近10年,中國服裝行業發展迅猛,整體盈利狀況較好,“紅領”的發展也達到高峰。但是,2003年之后,行業競爭加劇、市場費用高企、庫存問題日積月累,服裝行業進入下行周期。
張代理謀劃轉型,認為服裝定制是解決行業痛點的必要選擇。于是,2007年成立凱妙服飾(酷特智能前身),2013年開始以該公司為中心開展定制服裝業務。
目前,進入到服裝定制行業的傳統服裝企業包括:報喜鳥(002154.SZ)、希努爾(002485.SZ)、喬治白(002687.SZ)等。
早期,酷特智能的主要渠道為線下門店。2016年初,其在各大城市的繁華地段開出15家體驗中心,當年新開9家、關閉8家,此后兩年關閉多家門店并不再新開門店,到了2018年底,其線下門店僅剩5家,4家在青島本地,1家在北京。
對此,公司解釋正在調整發展戰略,主攻線上渠道。但從數據來看,公司線上C端銷售金額極低,且連年下滑,2018年僅有51.92萬元,收購庫存帽,以客單價1104.62元/人測算,全年線上客戶不到500人。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遭遇銷售金額、客單價、毛利率集體下降的窘境。
總之,企圖通過定制在服裝紅海中闖出一片海藍的張代理發現,服裝定制也不是那么好做的生意。
沒辦法,酷特智能只能依靠ODM貼牌加工。2016年,公司ODM貼牌加工業務占服裝類收入的63.01%;到了2018年,占比達到74.15%。
ODM業務占比提升,將公司2018年服裝類業務的毛利率拉低了3個百分點,影響了公司整體的盈利能力。
從傳統服裝企業向服裝定制企業轉型,公司開創了一套傳統工業升級改造解決方案,并以此為基礎開展咨詢業務,主要包括參觀學習和輔導咨詢兩塊業務。
2016年-2018年,該業務獲得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25.97萬元、3203.55萬元、2728.70,毛利率超過70%。負責該業務的子公司凱瑞創智2016年-2018年的凈利潤分別為603.83萬元、1098.06、1315.27萬元。
資產重組疑點重重
酷特智能實際控制人張代理從普通服裝行業轉型到服裝定制,正是通過把旗下資產不斷注入擬上市公司來實現的。
為解決同業競爭、關聯交易的問題,公司于2014年11月收購酷特網定,2015年4月收購新啟潤、新啟奧及紅領集團的生產設備,2016年12月收購新源點。
此前,酷特網定、新啟潤、新啟奧的名義大股東為自然人呂顯洲、張姍姍和劉琦,但他們的股份都是替張代理代持,紅領集團為張代理個人持股90.09%的公司——張代理在這4家公司的實際持股接近100%。
酷特網定的收購對價為8360.22萬元。公司IPO招股書披露,2013年酷特網定的凈利潤為-38.10萬元。
新啟潤、新啟奧及紅領集團生產設備的收購對價分別為1250.52萬元、310.78萬元和41.74萬元,增值率分別為36.99%、61.91%以及36.32萬元。
新源點的收購對價為15731.52萬元。公司IPO招股書披露,2015年新源點的凈利潤為-36.22萬元。
酷特智能分別于2015年5月、2017年5月注銷了酷特網定和新源點,兩家公司被收購均不到1年時間。
另外,披露IPO招股書前,實際控制人張代理家族,密集注銷了旗下紅領集團等13家公司,其中有多家與酷特智能存在同業競爭和關聯交易。斑馬消費發現,這些公司幾乎全部處于虧損狀態,近3年累計虧損超過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