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9日從民政部獲悉:近期,一些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在不具備公開募捐資格的情況下,以公益慈善用途為名在各地開展舊衣物等廢舊物品捐贈回收活動,收購庫存泳裝,有的還將公眾捐贈的舊衣物銷售牟利。這種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的規定,損害了捐贈人的合法權益,影響了慈善事業的形象。
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與有相關資質的企業開展廢舊物品回收利用的性質不同,以公益慈善名義開展舊衣物等廢舊物品捐贈回收,屬于公開募捐活動。根據慈善法的規定,只有登記或者認定為慈善組織且取得公開募捐資格的社會組織,才能開展公開募捐活動。其他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展公開募捐活動。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社會組織、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由該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
民政部提醒,回收庫存箱包收購,回收庫存手袋,社會公眾參加慈善募捐活動之前,應先核實活動舉辦方的合法身份和是否具有公開募捐資格,可通過全國慈善信息公開平臺“慈善中國”查詢。發現不具備公開募捐資格卻開展公開募捐活動的,可向當地民政部門舉報,也可通過“中國社會組織公共服務平臺”或“中國社會組織動態”微信公眾號投訴舉報。發現假借慈善名義或者假冒慈善組織騙取財產的,可向公安機關舉報。(記者李昌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