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落幕的半年報披露顯示,上市公司的整體成長性堪憂,印證了資本市場正值多事之秋。依據經驗,在投資情緒最低落的時候,“吸引力”主導一切。從半年報關鍵指標全方位打量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衡量紡織服裝板塊的成長質量正當其時。
數據顯示,A股上市公司2012年二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從一季度的14.8%下降至12.3%,環比增速為9.6%,這也是近5年來二季度環比增速最低的一年。
在一片“厭戰”的呼聲中,是否進行現金派現成為投資者衡量上市公司吸引力的第一大重要指標。在強制分紅新政下,上市公司開始注重履行分紅義務。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在A股公司中報中,共有120家上市公司分紅,其中有14家公司的分紅進入實施階段,有106家公司發布了分紅預案。盡管紡織服裝板塊不少公司業績下滑,但仍不乏積極參與分紅者,例如,太極實業利潤分配實施10送2.6轉7.4派0.29,東方市場實施10派0.2,聯發股份實施10派1.5……
機構持股也是衡量上市公司業績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關鍵指標。對于機構調倉明顯的股票,景氣度高的行業是機構投資者偏愛的投資對象。半年報顯示,基金、社保、保險、券商和QFII等五大機構分別新建倉468家公司股票,其中所屬行業分布以紡織服裝、輕工制造、化工、家用電器和農林牧漁等5個行業占比較高,涉及新建倉公司達到141家。紡織服裝行業今年二季度被機構新進的個股有30只,占行業個股總數的37.5%。
“去庫存化”是讓很多企業頭疼的事情,上市公司上半年的存貨問題逐步展現,應對能力卻不盡相同。79家紡織服裝上市公司中,有70家公司的庫存超億元,包括12家公司的庫存超10億元。如今紡織服裝企業不僅要承受棉價波動帶來的原材料庫存問題,還要面臨訂單下滑、服裝庫存加劇等問題。誰能率先完成去庫存化,誰就有可能第一個沖出迷霧。
B股和ST股被強制退市制度所打擊,前期曾經大幅下挫,同是“天涯淪落人”;如今站在生死線上的它們同時被激勵,清楚地知道面前只有兩條路可選:要么自救,完成“烏鴉變鳳凰”的蛻變;要么自棄,等待命運的最終裁決。
據此,求購廣州收購庫存女包回收庫存樣,我們在紡織服裝板塊推出5類最具個性的上市公司,其中3項與資本市場近期政策相關,并從積極與消極的兩個維度分別遴選3家公司,以便示范最具吸金力的“吸引力”。
分紅
大方派VS鐵公雞
吸引力說明:業績增長步伐顯著放緩,上市公司正在步入成長的煩惱期。受分紅新政影響,紡織服裝上市企業今年宣布中期分紅的上市公司明顯增加。數據顯示,滬深兩市近2500家A股公司中,有119家上市公司公布2012年中報分紅預案,有的公司是只分紅不送轉。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報提出高送轉與此前監管部門督促上市公司分紅有關。當然,也不乏有“鐵公雞”逆勢而為,雖然具有很強的分紅能力,但一直捂緊錢包不攤一分錢。
【聯發股份】現金分紅最勤最多
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21382.78萬元,同比下降9.56%;凈利潤8796.85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4.42%。根據中國證監會和深交所的相關法律法規,鑒于公司中期財務報告未經審計,中期利潤分配預案擬通過現金分紅方式實施。報告期末母公司未分配利潤合計為51212.67萬元,結合公司經營業績及現金流情況,向全體股東派送現金,每10股派人民幣1.5元(含稅),支付現金為3237萬元。
據了解,近三年該公司一直堅持大手筆現金分紅。2010年中期,每10股分紅3.0元/稅前,2010年末期每10股轉增10.0股,每10股分紅3.0元/稅前;2011年中期每10股分紅1.5元/稅前,2011年末期每10股分紅2.0元/稅前;2012年中期每10股分紅1.5元/稅前。
【太極實業】“分紅+送+轉”多元化
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0.6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7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3648.48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32.08%。為積極落實中國證監會和江蘇證監局關于分紅有關文件的要求,回報股東長期以來對公司的支持和信任,公司以2012年6月30日的總股本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0.289元(含稅),每10股送2.6股,預計分配股利13544.13萬元,此次分配后剩余可分配利潤204.99萬元元留待以后年度分配。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7.4股,共轉出資本公積34692.49萬元,轉增后公司資本公積余額為670.44萬元。
顯然,在紡織服裝上市公司中,太極實業分配方式最復合化、多元化,實現了“分紅+送+轉”三管齊下分配方式。
【富安娜】只問投資不理回報
201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58億萬元,同比增長24.83%;營業利潤1.46億元,同比增長30.03%;凈利潤(歸屬上市公司股東)1.0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61%。2011年期末公司累計未分配利潤高達2.61億元,卻沒有如前兩年那樣進行現金分紅。2012年上半年公司累計未分配利潤高達4.58億元,每股未分配利潤2.8498元。公司稱相關未分配資金留存是為了項目建設。
話音未落,公司9月11日使用1000萬元購買中國農業銀行深圳市分行本利豐2012年第38期特定客戶專屬人民幣產品;9月13日使用14000萬元購買中國建設銀行江西省分行盈系列-對公理財產品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計劃。利用1.5億元閑置資金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暴露了公司一心追求擴大投資而未將投資回報放在心上。
機構
長相思VS過眼云
吸引力說明:半年報顯示,基金、社保、保險、券商和QFII等五大機構分別新建倉468家公司股票,其中所屬行業分布以紡織服裝、輕工制造、化工、家用電器和農林牧漁等5個行業占比較高,涉及新建倉公司達到141家。紡織服裝行業今年二季度被機構新進的個股有30只,占行業個股總數的37.5%。在紡織服裝板塊,既有機構持股猛增的奧康國際、百隆東方,也有被機構爭相拋售的金飛達、大楊創世等,個中滋味夾雜著機構的愛與恨。
【奧康國際】機構爭搶第一股
在紡織服裝板塊,機構新進數量超10萬股的個股有19只,最高的奧康國際機構持股數量達3226.78萬股,持股機構達62家。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04億元,同比增長20.83%;上半年蜂擁進駐62家機構,合計持股3252.18萬股,占流通股比例50.19%;持股市值87516.10萬元。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新進9家基金、1家保險合計持有1730萬股;其中,新進嘉實旗下3只基金合計持有428萬股;新進海富通旗下2只基金合計325萬股;新進大成價值增長基金持有308萬股;新進平安人壽個險投連持有205萬股。人均持流通股9552股。
【七匹狼】機構扎堆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