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近三年考點:(1)收回委托加工物資本錢的計較;(2)存貨可變現凈值的觀念;(3)存貨本錢的組成及存貨減價籌備的管帳處理賞罰;(4)可變現凈值簡直定等
按照重要考點,我作了如下總結
序號
內容
詳細規定
例題理會
1存貨界說 是指企業在一樣平常勾當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制品或商品、處在出產歷程中的在產物、在出產歷程或提供勞務歷程中耗用的質料和物料等
——
2 確認前提 同時滿足的前提:
(1)與該存貨有關的經濟好處很大概流入企業;
(2)該存貨的本錢可以或許靠得住地計量。
——
3 外購存貨初始計量 a.采購本錢: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本錢的用度,相關稅費,是指企業購買、廉價或委托加工存貨產生的入口關稅、消費稅、資源稅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等。 消費稅計較公式:
消費稅=消費稅構成計稅價值×消費稅稅率
消費稅構成計稅價值=質料現實本錢+加工費+消費稅
消費稅構成計稅價值=(質料現實本錢+加工費)/(1-消費稅稅率)
b.加工本錢:直接人工以及根據必然要領分配的制造用度
——
c.其他本錢:除采購本錢、加工本錢以外的,收購外貿庫存秋冬裝,使存貨到達今朝場所和狀態所產生的其他支出 ,如在存貨采購歷程中產生的倉儲費、包裝費、運輸途中的公道消耗、入庫前的挑選清算用度等。
**物資毀損、欠缺**應區別差別情形舉辦管帳處理賞罰:
(1)應從供貨單位、外部運輸機構等收回的物資欠缺或其他賠款,沖減所購物資的采購本錢。
(2)因蒙受意外災害產生的喪失僧人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消耗,不得增加物資的采購本錢,暫作為待處理賞罰財產損溢舉辦核算,查明原因后再作處理賞罰。 【2006年單選題】乙家產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本月購進原質料200公斤,貨款為6 000元,增值稅為1 020元;產生的保險費為350元,入庫前的挑選清算用度為130元;驗收入庫時發明數量欠缺10%,經查屬于運輸途中公道消耗。乙家產企業該批原質料現實單位本錢為每公斤( )元。
A.32.4 B.33.33 C.35.28 D.36
【謎底】D
d.商品暢通企業在采購商品歷程中產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本錢的用度等進貨用度,應計入所購商品本錢。 【2007年判斷題】商品暢通企業在采購商品歷程中產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本錢的用度等,該當計入存貨的采購本錢,也可以先舉辦歸集,期末再按照所購商品的存銷情形舉辦分攤。( )
【謎底】√
4 進一步加工存貨初始計量 a.委托加工:以現實耗用的原質料可能半制品、加工費、運輸費、裝卸費和保險費等用度以及按規定應計入本錢的稅金,作為現實本錢。
***針對消費稅的差別處理賞罰***
1)收回后直接用于銷售的,應將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計入委托加工物資本錢
2)收回后用于持續出產應稅消費品,按規定準予抵扣的,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記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科目的借方。 【2010年單選題】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9年1月1日,甲公司發出一批現實本錢為240萬元的原質料,委托乙公司加工應稅消費品,收回后直接對外出售。2009年5月30日,甲公司收回乙公司加工的應稅消費品并驗收入庫。甲公司按照乙公司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向乙公司付出加工費12萬元、增值稅2.04萬元,另付出消費稅28萬元。假定不思量其他身分,甲公司收回該批應稅消費品的入賬代價為( )萬元。
A.252 B.254.04 C.280 D.282.04
【謎底】C
b.自行出產的存貨
自行出產的存貨的初始本錢包羅投入的原質料或半制品、直接人工和根據必然要領分配的制造用度。
——
5 其他方法 投資者投入存貨的本錢,該當根據投資條約或協議約定的代價確定,但條約或協議約定代價不公允的除外 管帳分錄:
借:原質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實勞績本
成本公積——成本溢價
6 勞務取得 企業提供勞務取得存貨的,所產生的從事勞務提供職員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用度以及可歸屬于該存貨的間接用度,計入存貨本錢
——
7 不計入本錢 (1)非正常耗損的直接質料、直接人工和制造用度;(2)倉儲用度(不包羅在出產歷程中為到達下一個出產階段所必須的倉儲用度);
(3)不能歸屬于使存貨到達今朝場所和狀態的其他支出 【多選題】下列各項與存貨相關的用度中,應計入存貨本錢的有( )。
A.質料采購歷程中產生的保險費
B.質料入庫前產生的挑選清算費
C.在出產歷程中為到達下一個出產階段所必須的倉儲用度
D.非正常耗損的直接質料
【謎底】ABC
8 期末計量原則 資產負債表日,存貨該當根據本錢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存貨本錢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該當計提存貨減價籌備,計入當期損益。
——
9 減值判斷 1. 該存貨的市場價值一連下跌,并且在可預見的將來無回升的但愿;
2. 企業使用該項原質料出產的產物的本錢大于產物的銷售價值;
3. 企業因產物更新換代,原有庫存原質料已不順應新產物的需要,而該原質料的市場價值又低于其賬面本錢;
4. 因企業所提供的商品或勞務過期或消費者偏好改變而使市場的需求產生變革,導致市場價值逐漸下跌;
5. 其他足以證明該項存貨實質上已經產生減值的氣象。
——
10 凈現值為零 1. 已霉爛變質的存貨;
2. 已逾期且無轉讓代價的存貨;
3. 出產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無使用代價和轉讓代價的存貨;
4. 其他足以證明已無使用代價和轉讓代價的存貨
——
11 可變現凈值思量身分 1.存貨可變現凈值簡直鑿證據
如產制品或商品的市場銷售價值、與企業成產物或商品溝通或類似商品的市場銷售價值、銷售方提供的有關資料和出產本錢資料等
——
2.持有存貨的目的:1)直接出售 / 2)進一步加工
3.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影響
——
12 可變現凈值簡直定 1.產制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質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貨,沒有銷售條約約定的,其可變現凈值為在正常出產策劃歷程中,該存貨的一般銷售價值減去預計的銷售用度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
2.需要顛末加工的質料存貨,其可變現凈值為在正常出產策劃歷程中,以該質料所出產的產制品的預計售價減去至落成時預計將要產生的本錢、銷售用度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