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人士所獲悉的動靜顯示,COMEX和ICE黃金庫存陳訴,大概均強調了可交割黃金庫存局限。 在黃金市場的新聞天下中,許多都是報道黃金期貨價值的,個中大部分都是對芝商所(CME)旗下紐約商品期貨買賣業務所(COMEX)合約的披露。黃金說明評述人士執著于紐約商品期貨買賣業務所(COMEX)黃金的原因,毫無疑問在于其買賣業務量所反應出投資者對黃金的沉淪。可是這忽視了一個究竟:洲際買賣業務所(ICE)還存在另一類在美國平臺買賣業務的黃金期貨合約。
洲際買賣業務所(ICE)黃金期貨的買賣業務量很小。但其買賣業務結構和買賣業務基本與紐約商品期貨買賣業務所(COMEX)的黃金期貨類似。譬喻,被洲際買賣業務所(ICE)特許舉辦黃金期貨交割的黃金金庫提供商,其宣布的黃金期貨合約備用的黃金庫存陳訴。
在每個買賣業務日竣過后,芝加哥商品買賣業務所(CME)和洲際買賣業務所(ICE)城市宣布顯示黃金交割庫庫存數據的陳訴,這些黃金交割庫都顛末買賣業務所認證和許可,其庫存陳訴分兩大類:切合前提的合格黃金和已注冊黃金。有許多人對COMEX版本的陳訴較量熟悉。但大大都人并不相識洲際買賣業務所(ICE)的倉單陳訴。從外貌上看,這兩種相似的陳訴名目完全溝通。
然而,最要害在于,兩份陳訴都呈現了技能上的錯誤。兩家買賣業務所的陳訴都未將對方的已注冊黃金庫存計入陳訴。由此,已注冊黃金庫存被低估,每家未注冊黃金庫存數據就被高估,紐約商品期貨買賣業務所(COMEX)的黃金未注冊庫存被高估程度較小和洲際買賣業務所(ICE)未注冊庫存被高估程度較大。
由于COMEX和ICE擁有許多共同的認證庫存客棧,以是技能上講,這是個大問題。
配景信息
在切磋庫存陳訴精確度問題之前,fx678讀者需要相識一些有關CME和ICE的配景信息。這些信息能表明為何兩家買賣業務所的黃金期貨合約最終都使用紐約的客棧。紐約商品期貨買賣業務所(COMEX)從1974年12月就開始推出黃金期貨,當時美國國內對私人持有黃金的禁令剛剛被打消。在1994年,紐約商品買賣業務所(COMEX)成為紐約商業買賣業務所(NYMEX)的一個子公司。
2001年,泛歐證券買賣業務所(Euronext)收購了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買賣業務所(LIFFE)組建成Euronext.LIFFE期貨買賣業務所。2007年4月,收購庫存帽,紐約證券買賣業務所(NYSE)和泛歐證券買賣業務所(Euronext)歸并成為紐約-泛歐買賣業務所團體(NYSE Euronext),在和紐約證券買賣業務所(NYSE)歸并之后的期貨買賣業務所被從頭定名為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買賣業務所美國市場(NYSE Liffe US)
在2007年7月,芝加哥商業買賣業務所(CME)和芝加哥商品買賣業務所(CBOT)歸并后共同成為芝商所(CME Group Inc)的子公司。芝加哥商品買賣業務所(CBOT)從2004年開始提供100盎司的黃金期貨買賣業務合約,從2001年其提供“CBOT mini-sized”黃金期貨合約(33.2盎司)。在2007年,紐約-泛歐買賣業務所團體(NYSE Euronext)在收購CME的同時曾實驗收購CBOT。
2008年8月,芝商所(CME Group Inc)收購紐約商業買賣業務所(NYMEX)及旗下紐約商品買賣業務所(COMEX),后兩者成為芝商所的全資子公司。就在收購NYMEX/COMEX和其貴金屬產物之前的2008年3月份,芝商所將CBOT的產物賣給紐約-泛歐買賣業務所團體(NYSE Euronext)。這個中包羅CBOT的100盎司期貨合約和迷你型黃金期貨合約,以及CBOT的黃金期權。在此之后紐約-泛歐買賣業務所團體(NYSE Euronext)將這些黃金合約產物添加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買賣業務所美國市場(NYSE Liffe US)平臺。
2013年,洲際買賣業務所(ICE)收購了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買賣業務所(NYSE Liffe)。2014年中期,洲際買賣業務所(ICE)將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買賣業務所美國市場(NYSE Liffe US)的貴金屬業務合約轉移至美國期貨分所(Futures US)平臺,并在2014年將泛歐證券買賣業務所(Euronext)分拆。美國期貨業務之前的名稱為紐約期貨買賣業務所(The New York Board of Trade,即NYBOT),曾在2007年1月被洲際買賣業務所(ICE)收購,并在當年9月改名為洲際買賣業務所美國期貨分所(Futures US)。
COMEX和洲際買賣業務所紐約期貨分所(Futures US)都是“指定合約市場Designated Contract Markets(DCMs)”,都受美國商品期貨買賣業務委員會(CFTC)禁錮。任何想成為COMEX和ICE認證的貴金屬客棧,都需要通過兩家買賣業務所的核準措施,美國商品期貨買賣業務委員會(CFTC)在認證中全程禁錮。
黃金交割庫
COMEX為其黃金期貨合約在紐約市及其周邊區域(包羅特拉華州)布置了8個交割庫。這些交割庫的運營商名稱及其所在列表如下: 個中Malca-Amit USA LLC和International Depository Services (IDS) of Delaware兩家運營商別離是2015年12月和2016年1月新插手的交割庫運營商。
ICE也在紐約市四面,特拉華州,以及馬薩諸塞州東部橋水市核準了9家黃金交割庫運營商。紐約及其周邊區域的許多黃金客棧在ICE將黃金期貨合約插手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買賣業務所(NYSE Liffe)產物后通過認證。ICE認證的黃金交割庫運營商列表如下: 從上面比擬的列表中可以發明:COMEX獨有Malca-Amit USA LLC;ICE獨有Coins N’ Things (CNT)和Loomis International (US) Inc。
由此,經兩家買賣業務所認證的黃金交割庫總共有10家。
在這10家運營商中,有3家是安保運輸和存儲公司(Brink’s, Malca, 和Loomis);有3家是銀行(HSBC, JP Morgan 和Scotia);以及3家美國貴金屬零售商團體(MTB, CNT 和 Dillon Gage’s IDS of Delaware);最后一家是貴金屬私人保管公司(Delaware Depository)。
更重要的是,從列表中可以看出,COMEX和ICE兩家買賣業務所共用7家黃金庫存運營商(藍色字體)。
黃金庫存量披露
紐約時刻天全國午,紐約商品買賣業務所(COMEX)城市宣布一份COMEX《金屬庫存統計(Metal Depository Statistics)陳訴》披露前一個買賣業務日中黃金庫存量的數據變革陳訴,具體聲名確黃金庫存總量和每個金庫庫存量的變革。按照該買賣業務所的規定,對付每一個金庫,這份陳訴城市聲名黃金庫存總量、當日增減數量和結余數量等信息,也會披露注冊黃金、合格黃金等差別類此外黃金庫存量。
個中,合格黃金是存放在金庫中且期貨買賣業務所承承認供黃金期貨合約交割的全部黃金庫存,這些黃金必需切合期貨買賣業務所規定的尺寸、純度等要求。注冊黃金則是金庫已出具收條的合格黃金。這些收條是金庫在完成黃金期貨合約交割事變后出具的證明文件,即這些金庫出具的收條將用于黃金期貨合約交割。 天全國午,美國洲際買賣業務所(ICE)也會宣布與紐約商品買賣業務所(COMEX)類似的黃金庫存統計陳訴,包羅每個買賣業務所核準的金庫中黃金庫存總量和逐日變革量,分為注冊黃金和合格黃金兩類。但洲際買賣業務所并沒有明文規定每個金庫需要向買賣業務所每天按期提供相關數據。現實事變中,洲際買賣業務所會每天按期宣布一份與紐約商品買賣業務所很是類似的黃金庫存量陳訴,按照是否已經出具買賣業務所任何的交割收條來分類。 由此可以揣度,對付同時得到兩個買賣業務所牌照的金庫而言,每個買賣業務所陳訴中披露的黃金庫存總量、變革量以及交割倉單量都該當是溝通的。可是,每個金庫對付差別買賣業務所會講述差別數量的注冊黃金庫存,因為這些注冊黃金庫存量與對應買賣業務所認可的交割倉單有關。以是,每個買賣業務所披露的共同金庫合格黃金庫存量該當不溝通。
簡而言之,因為每個買賣業務地址本身的陳訴中沒有解除其它一個買賣業務所披露的注冊黃金庫存,紐約商品買賣業務所和洲際買賣業務所都高估了相助金庫中的合格黃金庫存量。
以本年12月16日為例,紐約商品買賣業務在買賣業務日收盤后出具的陳訴中顯示,Brinks金庫共有81.24萬盎司庫存,個中58.85萬盎司注冊黃金,22.39萬盎司合格黃金。但根據美國洲際買賣業務所宣布的陳訴,Brinks金庫的庫存總量也是81.24萬盎司,可是注冊黃金僅為322盎司,合格黃金高達81.21萬盎司。
現實上,Brinks金庫可以在洲際買賣業務所中注冊22.36萬盎司的黃金倉單,因為這些黃金沒有在紐約商品買賣業務所或洲際買賣業務所中注冊成倉單。 因此,紐約商品買賣業務所和洲際買賣業務所宣布的陳訴都不完全正確,可是洲際買賣業務所陳訴中披露的數據間隔真實數字更遠,大幅低估了Brinks金庫的合格黃金數量,即尚未注冊成為倉單的黃金。這種情形呈此刻洲際買賣業務所大部分金庫數據陳訴中。
固然,思量到洲際買賣業務所黃金期貨合約的買賣業務量很是低,最終用于交割的注冊倉單數量也很是少,因此這一小部分洲際買賣業務所披露的注冊黃金庫存不會對紐約商品買賣業務所的陳訴精確度發生較大影響。盡量云云,回收庫存箱包收購,回收庫存手袋,金庫在講述黃金庫存數量時該當同時披露對付兩個買賣業務所單獨的注冊黃金存量,然后減去重合的數量,才華正確反應每個金庫的現實合格黃金庫存量。
結論
在同時擁有紐約商品買賣業務所(COMEX)和洲際買賣業務所(ICE)兩張牌照許可的金庫中,洲際買賣業務所(ICE)對應的注冊黃金庫存量相對較小,可是在披露合格黃金庫存量時,該當思量到這些金庫在紐約商品買賣業務所中注冊的黃金庫存數量。
在黃金期貨合約實物交割的歷程中,各大期貨買賣業務所需要與各個金庫相助布置倉單交割事件。可是,若是紐約商品買賣業務所和洲際買賣業務所都知道這些共同金庫在對方買賣業務所中也有注冊黃金庫存,而每個金庫自身也知道黃金庫存的注冊情形,為什么這些機構沒有在統計陳訴中披露這些信息?
紐約商品買賣業務所暗示,這份黃金庫存量陳訴中包羅的信息是從靠得住來歷處獲取的,可是買賣業務所差池這份陳訴中信息的精確度和完整度認真,這份陳訴僅供參考。而洲際買賣業務所也揭曉了類似的聲明:陳訴信息僅供參考,買賣業務所差池數據的精確性認真。
總之,說明師以為,洲際買賣業務地址逐日宣布的黃金庫存量陳訴中高估了金庫中存放的合格黃金數量,因為個中大部分黃金都屬于紐約商品買賣業務所認可的注冊黃金。因此,現實上各個金庫已經對這些洲際買賣業務以是為是合格黃金的庫存出具了倉單收條,投資者該當留意個中的不同。
責任編輯:g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