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端午節假期影響而出現的境內外人民幣較大的匯差不可能長期持續,果然20日境內外匯差已經基本消失,跨境套利機會已經很小,而這有助于外匯市場情緒穩定。
經歷了昨天(19日)的大跌行情,20日的人民幣匯市可能有四個現象值得關注:
一、中間價好像有些偏低
19日境內市場美元兌人民幣日盤收報6.4743,義烏回收庫存服裝,今天(20日)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報6.4586。由于隔夜美元指數小幅下跌,在“參考一籃子貨幣+參考收盤價”定價規則下,今天中間價低于昨日收盤價理所當然。
但157個基點的差距還是有些出乎筆者預期,因為夜盤美元指數回落的幅度并不大,不過是從95.10左右回撤至94.98附近,所以筆者最初猜測中間價可能在6.4670-6.4690,或者更低一些,在6.4650附近也有可能,但沒想到直接掉到了6.4600以下。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不外乎兩個:
一是筆者的測算模型有問題;
二是部分中間價報價行對模型測算結果進行了一定的調整,認為壓低了一些。提示一下,千萬別覺得這是不正常的行為,報價行在認為市場價格明顯偏離基本面時是可以自行對報價進行一定幅度調整的。
如果是第二個原因(請注意,此為筆者臆測,收購文體用品,僅供參考),這可能說明19日人民幣的大跌極為出乎部分大型機構(哪些機構呢?大家只能自己猜了)的意料,并且他們認為這是脫離市場基本面的非理性行情,因此在中間價報價時采取了較為保守的策略。
二、市場情緒可能仍然偏空
從20日全天的交易行情看,盡管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開得有些偏低(至少筆者感覺),但境內市場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并未跟隨下跌,開盤即報6.4751,與19日行情實現了無縫對接。此后,全天90%以上時間即期匯率在6.4650-6.4780之間窄幅震蕩,最終收報6.4715,始終沒有低于中間價6.4586。
筆者在此前的文章中多次談到,即期匯率持續在中間價上方運行,并且是在有些“定價偏低”的中間價上方運行,可能意味著市場總體上對人民幣的情緒仍然偏空,市場結售匯偏逆差的概率較高。當然,所謂的逆差可能規模并不大,也許全市場僅有1、2億美元。
三、即期匯率波動與美元指數仍然高度同步
20日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之所以未在19日的基礎上繼續走弱,很大程度上可能歸功于20日美元指數的走勢比較平穩。日盤交易時段,美元指數絕大部分時間在94.96-95.20的狹窄區間震蕩,最高也僅僅曇花一現般觸及到95.33。美元指數的平穩可能是人民幣即期匯率波瀾不驚的最大原因。
美元指數直接影響人民幣的另一個證據是:20日下午1點15分至3點半左右,境內市場美元兌人民幣有一波小幅下挫,從6.4750左右跌落至6.4650附近,同一時段美元指數則有一波從95.13最低探至95.04的小回落。
美元指數和人民幣即期匯率波動上的高度一致絕非巧合,筆者在此前的文章中多次談到,這種行情往往意味著境內投資者,特別是包括大型做市商在內的機構投資者,對于人民幣中長期走勢并沒有明確的傾向性判斷,大多不愿或不敢對匯率走勢下注賭方向。
四、市場套利空間基本消失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講過,受端午節假期影響而出現的境內外人民幣較大的匯差不可能長期持續,果然20日境內外匯差已經基本消失,跨境套利機會已經很小,而這有助于外匯市場情緒穩定。
總結一下:20日的行情可能有以下幾點暗示
19日的人民幣暴跌行情令許多大型金融機構,甚至令監管當局都頗為意外,并且可能已經引起了一定的警惕;
境內投資者對人民幣的情緒短期仍然偏空,銀行結售匯可能也是小幅逆差,但敢于堅定看空人民幣并大舉做空的人很少;
美元指數走勢仍是人民幣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如果美元指數后市不能繼續向上突破,人民幣可能迅速失去下跌動力。
最后強調一下,以上內容都是筆者瞎猜的,僅供參考。
祝各位老朋友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