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寵物市場正在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飛速增長,眼看就要突破2000億大關。寵物經濟日漸火熱,行業規模加速擴張,尤其是關注度不斷提升的動物保健市場,在資本力量加持下,寵物醫院在全國快速跑馬圈地,十幾年完成了國外半個世紀的擴張速度。
新興的寵物消費市場還與消費升級、單身經濟崛起、貓狗經濟等熱點緊密相連,這其中機會與風險并存。
貓和年輕人成寵物市場新主力
狗民網推出的《2018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寵物(犬貓)市場消費規模已達到170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7%,比2012年擴張了近5倍。2018年中國寵物數量已超過1.68億只,種類以貓和狗為主,中國城鎮犬貓數量達9139萬只,中國城鎮養貓、養狗人數達5648萬。2018年的寵物用品消費中,狗用品的犬主人均消費額為1826.7元,貓用品的貓主人均年消費額為1721.2元,其中玩具、項圈、貓砂等成為犬貓主人年消費金額最高的用品。
為什么寵物行業在中國迅速發展?
中國的寵物市場形成于1994年,初期增長緩慢、規模有限,近十年左右進入增長快車道,過去10年中增長率均在30%左右。2012年養犬政策寬松后,寵物市場增長更明顯了。
拜耳動物保健大中華區總裁克里斯托弗·維滕表示,中國原來的寵物市場并不是很大,但現在正在快速迎頭趕上。他總結了幾個增長因素,包括:一、中國的政策非常友好,寵物進口食品、藥品提升了審批效率;二、中國中產收入人群在不斷擴大,2000年~2018年間中國家庭的財富增長了4倍,可支配收入越多,越容易養寵物,在寵物身上花的錢更多;三、養寵物成為一種生活時尚,寵物普及率越來越高。
2012年開始,未來十年養貓的比例會從3%提高到22%,在寵物市場里占比增長速度遠大于狗。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夏兆飛分析其原因為:首先,貓需要的活動空間更小,一二線城市房價高,室內空間有限,更適合養貓;其次,貓自主性更強,不需要遛,比狗省事,更符合大都市年輕人懶和宅的生活習慣;再者,貓的患病率比狗低,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室內,被傳染疾病的可能性也更低。
簡言之,這種增長趨勢,與當下大熱的單身經濟、貓咪經濟相輔相成。
與國外寵物市場有明顯差異的是,中國的大部分寵物主人都非常年輕。白皮書顯示,中國70%的寵物主人是年輕人,義烏收庫存服裝,年齡在20~35歲,且大部分都是女性,生活在一二線城市,大都沒有孩子,第一次養寵物的比例很高,有大量寵物養護、健康醫療等方面的信息及產品需求。
上述人群大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對科學養寵物有更理性的認識,特別是在寵物醫療診斷、健康養護、預防疾病等方面的重視程度遠超以往,且更舍得花錢。在此背景下,許多在國外成熟寵物市場已經推出先進藥物的動物保健巨頭們,開始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以全球第五大動物保健公司拜耳動保為例,拜耳動保2018年銷售額為15億歐元,在120個國家都有業務,員工超過3500人,在全球驅蟲產品市場上排名第二,最早發明寵物用滴劑,產品超過90個。在中國動保市場,1996年進入的拜耳動保目前排名第四(不算疫苗),現在有2700名員工。今年該公司會集中在華上市幾個產品,包括愛沃克、拜寵清、拜寵爽以及一款驅蟲時長達8個月的項圈產品索來多,后者早在2007年就在海外上市了,2018年全球銷售額為2.68億歐元。
作為拜耳動保旗下高端驅蟲產品,索來多在國內上市,明顯是感知到了中國寵物保健市場的巨大需求和潛力,收購庫存內衣褲,也看準了生活在城市的年輕寵物主人們,對產品便捷、高效的市場訴求。
制圖:孫玉
寵物醫院擴張快,未來五年面臨洗牌
中國寵物消費市場的快速增長,伴隨著寵物醫院的擴張圈地。
中商產業研究院的調研數據顯示,中國寵物行業市場構成中,寵物食品、醫療、銷售、周邊用品占比分別為33.5%、22.9%、12.5%、15.9%,其中占比最重的食品和醫療業務中,外資企業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
醫療領域,雖然國內寵物醫院擴張速度明顯,但對外資醫療產品的依賴程度非常高,寵物疫苗、獸藥、診斷等進口產品市場外資品牌占有量將近90%。
夏兆飛分析,中國寵物診療行業30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發達國家成熟市場花了30年的時間才形成了幾百家動物醫院,中國市場可能5年時間就完成了它們50年的發展歷程。目前中國寵物醫院連鎖品牌里,規模第一的是瑞鵬,第二是瑞派,兩個品牌都實現了資源的快速聚集化,未來聚集會越來越快。做資本投資的都知道,行業里強者會獲得更多的資源越來越強,而弱者會越來越弱。寵物醫院是新服務+技術的傳統行業,是現代跟傳統相結合的一個邏輯,所以在未來的聚集、分布,會比想象的更快、差距更大。
相較于中國寵物保健市場的快速擴張,國外相關市場的發展過程是逐年累積的,國外的Banfield 1955年開了第一家店,到現在有1000家動物醫院;美國成立于上世紀80年代的VCA,到現在才開了800多家動物醫院。對比之下,中國的寵物醫院品牌瑞鵬成立到現在20年時間也做了1000多家店;2012年才成立的瑞派,到現在也擴張到300~400家了?梢娭袊膶櫸锵M市場是短時間內迅速成長起來,用十幾年的時間達到了國外四五十年的成果,其中必然會有不成熟、不理想的地方。
新資本介入,導致大量的動物醫院快速地擴張圈地以及老醫院快速升級,帶來的問題包括:客戶的增長,沒有動物醫院的增長快,供過于求必然導致生意下降,進而引發行業洗牌。另一方面,由于資本介入連鎖或是新開醫院的獲客需求,把過去利潤比較高的一些項目作為促銷項,比如1元體檢、100塊絕育,加上稅收及合規成本等,寵物醫院利潤也會隨之大幅下滑。這對獸醫、寵物醫院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過去只要開一個動物醫院都能盈利,關門的很少。在未來3~5年,會有大量的店面關閉。競爭到一定的程度,就要各顯神通了。夏兆飛表示,對動物醫院管理衡量,最簡單的一個數據,就是庫存和流水收入之間的比值,或是一年的周轉次數,一年能不能達到20次的周轉,每年失效的藥物占流水的多少,如果失效藥物太多,肯定利潤得下降。
當下的寵物主人到寵物醫院的真正需求是什么?中國農大做的10200個客戶的調查結果顯示:74%的需求是首先把病看好,但到動物醫院里消費的人群,不一定都是看病的,更多的是打疫苗的、咨詢寵物營養保健信息的。因此,基于寵物疾病預防、驅蟲、營養、體檢、動物行為學等服務的預防市場,未來將在寵物醫療市場中占據核心位置。隨著中國寵物數量不斷攀升,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勢必要引起廣大寵物愛好者和動物保健企業的高度重視。
制圖:孫玉
收購提速,市場化國際化趨勢增強
全球動保行業從20世紀60年代發展至今,大致經歷了5個發展階段,銷售規模從2009年的192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30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6.58%,且市場集中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