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聯水產:存貨減值拖累業績 2020年有望重回加速增長軌道 來源:IT新聞網
(股票代碼300094)發布了2019年財年業績修正公告,公司全年營收46.85億元,同比下降1.11%。凈利潤出現大幅虧損,由2月28日業績快報宣稱的-8,105.84萬元,進一步下調至-4.80億元。
公司披露業績調整的最主要原因是受全球疫情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國內外市場需求疲軟,疫情期間各地原料和成品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導致公司原料和成品的可變現凈值下降,以及公司部分出口產品轉為國內銷售,產品保質期將由24個月普遍縮短為18個月,產品可變現凈值下降。考慮到全球疫情仍將持續蔓延和國內餐飲流通渠道恢復緩慢等,合計增加計提存貨減值準備約43,211萬元,,從而導致公司凈利潤遠低于預期。同時,國內業務快速拓展、小龍蝦業務開發等因素導致的期間費用同比增加也是重要原因。
當然,拋開一次性減值因素,上市公司仍有著明顯的業績亮點和利好:主要是報告期內公司一方面重點拓展國內市場,加快美國以外的國際市場開拓,強化全球供應鏈能力,積極開發小龍蝦等大單品,穩固與戰略客戶的合作關系。另一方面,在國內市場,依托成熟的覆蓋全渠道的銷售網絡,公司加強了市場營銷,推行“精品戰略”和“品牌戰略”,堅定推進渠道下沉,完善“八大區八大倉”建設。2019年公司實現國內收入21.39億元,同比增長30%,國內收入占比首次超過美國收入占比,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
行業分析人士指出,作為國內水產消費龍頭,國聯水產近年來的業績一直穩步發展,表現堪稱穩健。雖然19年凈利出現大幅下滑,但應看到這是海外疫情的客觀原因所導致,這也是國內外貿型企業或是海外業務占比較大的企業所面臨的普遍性情況,相信隨著疫情的逐步消退,國聯水產所打造的全球供應鏈將迅速反彈,有望帶來全球業績的快速修復。更重要的是國內市場正持續性發力,在全渠道銷售網絡的基礎上,不斷開發小龍蝦大單品和深水網箱業務,走品牌化發展之路,收購庫存鞋,國聯水產中長期的確定性增長態勢不會改變。
不可抗力因素帶來存貨減值
資料顯示,國聯水產2001年成立后,就將海外市場特別是美國作為了最大目標市場,到 2003 年公司銷售額超過 3000 萬美元,其中 95%是外銷,而且主要是銷往美國。2004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對中國、巴西等6個國家的冷凍和罐裝暖水蝦征收高額反傾銷稅,國聯水產成為強制調查對象,公司果斷應訴,跟美國政府打起了反傾銷官司,結果勝訴,成為國內唯一“零關稅”企業,公司的海外訂單大增,帶動公司盈利快速增長。
2010年公司率先成為國內通過ACC之BAP三星認證(進入美國大型超市的必備條件)的企業,2012年又收購了美國水產貿易公司SSC成為子公司,公司以自主品牌進入美國消費終端市場。到2017年,國聯水產出口到美國的對蝦占中國對蝦出口美國市場總額的40%,在國內穩居首位。
為了改變美國單一市場過大的局面,國聯水產自2016年以來積極進行了業務布局調整,一方面積極開辟非美海外市場,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市場增長迅速,另一方面重點開拓國內市場,并都已取得顯著成效,特別是此次公告2019年國內市場的業績已超越了美國市場,三足鼎立的市場格局逐步形成,全球市場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
但仍有分析指出,國外市場所占比例仍不可小覷。今年疫情在全球爆發,各國陸續“封關”,海運、空運受阻,全球供應鏈告急,海外需求“冷凍”,全球經濟幾近停擺。國外需求下降,國聯水產的部分海外客戶訂單延期或取消,影響了公司的出口。公司不得不將原本出口海外的水產品拿到國內銷售,導致庫存品出現一次性大幅減值,從而大幅降低公司全年凈利水平。
國內出口企業面臨的普遍現象
這次疫情中,國內出口企業被國外買家大范圍取消訂單或要求延遲發貨,像國聯水產這樣出口業務受到嚴重沖擊的企業不在少數。
海關總署的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6.57萬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下降了11.4%。分地區看,對歐盟的進出口同比下降10.4%,對日本進出口同比下降8.1%,對美國進出口同比下降18.3%,降幅最為明顯。
各個行業的出口情況也不容樂觀。以紡織服裝業為例,一季度行業累計出口452.6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7.7%。特別是2月份出口額降幅達到62%,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跌幅(-35.1%),創下25年來的歷史記錄。
再看制造業的一個例子。廣東汕頭澄海是國內重要的玩具生產基地,年產值超過600億元,素有“世界玩具看中國,中國玩具看澄海”的說法。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后,很多海外客戶取消訂單,基本沒有賠償,大批澄海玩具外貿企業陷入困境。
回到水產行業,其出口形勢同樣不樂觀。以浙江舟山為例,水產品外貿出口是舟山一大優勢產業,主要出口歐盟、日本和韓國等地。受疫情影響,當地120家水產出口企業一季度的訂單都有下降,2月份全市出口水海產品同比下降超過了50%。
中國水產流通和加工協會會長崔和今年3月發文指出,美歐日韓是中國近十幾年的主要水產出口市場,但當前對韓出口已經全部暫停,收購庫存童裝,對日、歐、美出口均大幅下降,“中國水產品出口面臨有史以來的最大考驗”。
另外,原計劃于3月15日至17日舉行的第40屆波士頓北美水產展,以及4月21日至23日舉行的布魯塞爾國際水產展,都已經因疫情延期,原本計劃出席展會洽談業務的200余家中國展商無法出席。對水產企業的海外業務而言,這無異于雪上加霜。
不改中長期向好趨勢
盡管國聯水產2019年的業績受疫情影響嚴重,但公司的基本面仍然良好,并沒有受疫情太大影響。且隨著疫情的逐步減弱,海外業務的發展將重新走上正軌。
國聯水產擁有從種苗到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以及全球采購供應鏈。在渠道方面,公司的優勢也十分突出,擁有沃爾瑪、家樂福、百佳等多個大型商超類客戶,還擁有良之隆、外婆家、海底撈、Carnival等眾多大型餐飲類優質客戶,是唯一一家同時背靠阿里、騰訊兩大巨頭的新零售企業。國內最大的主營生鮮連鎖超市的企業永輝超市,還是公司第二大股東。
作為國內最大的對美水產品出口企業,國聯很早就認識到,單一美國市場比重過大,對公司構成了潛在的巨大風險。因此從2016年起,公司開始做戰略轉型,采取多種措施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一方面積極開拓美國以外的市場,如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南美洲,另一方面將業務重心移回國內,并為此成立了國內營銷中心,精耕深耕中國市場。
事后證明,這個戰略轉型極大帶動了國聯水產的業績。2017年公司營收近41億元,同比增長5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1.53億,同比增長逾6成。到2019年,公司營收已經達到46.85億,如果沒有疫情帶來的存貨減值計提影響,營收將更加可觀。
據公告,疫情發生后,國聯水產管理層研討后決定,將部分出口備貨轉為在國內通過商超、電商及新零售渠道銷售,以加快庫存周轉和保障國內市場供應。
疫情之下,有危就有機,2020年以來,國聯水產動作頻頻,持續拓展新零售市場,全力布局小龍蝦和深水網箱,有力夯實了水產業的龍頭地位:
2月中旬,成功試水社區團購,跟頭部網紅深度合作開展節日大促;
3月16日,參與廣東省政府主導的“保供穩價安心-車尾箱家庭菜籃子保障”工程,產品上架國內最大的零售連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