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筑的廣西荔城鎮五里村至新坪鎮集鎮公路平展寬闊,大大改進了群眾的交通環境。(黎振勇 攝)
人民網南寧3月15日電 “制止2017年底,廣西的農村公路總里程達98300公里,占全區公路通車總里程79.75%。”克日,廣西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陸曉明接管人民網專訪時暗示,今朝,廣西已經根基形成了以縣道為骨架、鄉道為支線、村道為脈絡的農村公路收集體系。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率達99.8%;農村公路列養率達100%。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構建“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詳便捷”的交通運輸收集,扎實推進“四好農村路”建樹,為農村出格是貧困區域帶去了人氣、財運,也為黨在下層凝聚了人心。
陸曉明先容,“十三五”以來,廣西通過績效考評抓手及進步補貼標準等各項政策,農村公路建樹步驟逐年加快,2017年農村公路責任投資方針為49.57億元,完成56.07億元,占比113.11%;新改建里程完成7697.61公里,為年度新改建里程方針任務的192.44%;農村區域“出行難”近況獲得進一步改進。
階梯建樹是條件,收購庫存處理五金工具,養護打點是保障。廣西在“四好農村路”的打點和養護方面,也試探出了一條新路。陸曉明先容,在打點方面,廣西今朝已經起源形成了以縣(區)為責任主體的五級打點體制,責任層層明晰,任務層層落實;各市縣成立多部門網上平臺聯審聯批事變機制,不絕優化審批措施,完善審批事變,打點類型化程度進一步進步;通過深入開展文明樣板路建設勾當,全區農村公路路容路貌獲得有效晉升;同時,各級農村公路打點部門與當地公安交警部門親近配合,切實加大農村公路放哨和超限超載管理力度,超限超載車輛進入農村公路獲得遏止。
在養護方面,跟著廣西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機制改良深入推進,全區養護打點體制根基形成,責任不絕落實。通過起勁推廣使用自動化快速檢測裝備開展農村公路路面技能狀況評定事變,收購鉆頭、絲錐、刀具、廢舊工具,使用高效、先進的檢測裝備和評價本領,敦促農村公路養護慢慢朝著專業化、類型化、市場化、機器化成長;在農村公路養護模式方面,通過不絕試探,形成了大中修采取招標方法,小修保養和一樣平常養護隨機應變地采取直接委托、農民承包養護的農村公路養護模式,在全區取得明明結果。
階梯通達,進出便捷。制止2017年底,廣西69.6%的鄉鎮建有品級客運站,54%的建制村建有便民候車亭,全區全部鄉鎮所有實現通客車,建制村通客車率達88%。荔浦縣、東興市列入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國度樹模縣建設名單。
2017年,荔浦縣獲評為“四好農村路”世界樹模縣,成為廣西獨一一個獲此殊榮的縣。南寧市青秀區、西鄉塘區和融水苗族自治縣、恭城瑤族自治縣、陽朔縣、平南縣、鐘山縣7個縣(區)獲評為“四好農村路”自治區樹模縣。個中,南寧市青秀區、融水苗族自治縣、恭城瑤族自治縣正在為申報世界樹模縣起勁籌備著。
“2018年,我們將大力大舉推進‘四好農村路’建樹,把抓好農村公路建樹作為實行村子振興計謀、脫貧攻堅和加快縣域經濟成長的一項重大工程。將建設‘四好農村路’樹模縣的樂成履歷舉辦推廣,力圖每個市都能建設1個‘四好農村路’自治區樹模縣,以起到帶頭引領的浸染。”陸曉明說,“另外,從本年起我區將起勁敦促出臺建樹‘四好農村路’達標縣查核標準,力圖到2020年底前,各設區市‘四好農村路’自治區達標縣到達50%以上。”(張芳、王勇、黃婉茜)
下一頁
第 [1] 頁